Skip to main content

博客

我很喜欢王立群老师的发言,以及他漫长且精彩的人生路。

王立群老师人生道路并不顺利,可以称的上是一路坎坷。在讲史的过程中,他也会讲自己的人生感悟。王立群年轻时候因为成分不好,只能半读半工的方式勉强求学,读民办中学坚持读书。参考高考的时候,取得了五门100分的良好成绩,本以为能够金榜提名。但是在身边成绩差了多的同学都拿到大学通知书的情况下,他知道坏了,历史重演。求职老师时,一机部办了两所学校,一所是机工学校,一所是子弟小学,王立群应聘机工学校的数学老师并成功通过考核。但是一个月之后校长找到他谈话说因为工作需要调到子弟小学,听闻这个消息的王立群当场落泪,也只好接受命运的安排。

1979年恢复高考的时候,王立群老师已经是高龄34岁,想要参加高考但是超龄。后来得知超龄可以直接报考研究生,王立群老师凭借这个机会考上了河南大学的研究生,抓住了人生的机会。后来,百家讲坛在全国遴选老师参与节目,王立群老师讲鸿门宴第一句“沛公据霸上,未得与项羽相见”就讲了十几分钟,这部分内容就打动了节目组,由此站上了百家讲坛的舞台,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。直接跨考研究生,一句话十几分钟带来的机会,背后是人生的阅历和积累,磨练打不倒的才华与勇气。

以下为王立群老师的一些话语的摘录:

  • 读书最好是读经典,经典就是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,大家都推荐。读懂书的标志是读薄,能抓住书的核心问题

  • 累积学习法:这周复习这周的内容、下周复习前两周的内容、一个月复习一个月学的内容。

  • 人才只有在一个民族、一个国家、一个单位的上升期、鼎盛期得到重用,才能发挥出最大效益,才能被时人与后人牢牢记住。再优秀的人才,如果出现在“无可奈何花落去”的时代,都无法将效益发挥至最大化。

  • 第一次犯错是不知道,第二次是不小心、第三次一定是你故意的!

  • 一个人要想在一个世界上成就一番事业,要有四行。第一个是自己得行;第二是得有人说你行;第三是说你行的人得行;第四是身体得行。 《秦始皇--异人奇缘》

  • 其实人哪,是既健忘又善记的.什么时候健忘?有恩于已健忘.什么时候记得可清?有恩于人记得可清.这是人的天性.其实人要做好一个社会的人,恰恰应当颠倒过来.有恩于人,忘掉它,有恩于已,一辈子记住它.

  • 可遇不可求的才叫机遇,当你遇到机遇时,往往只需几年时间就能让你的一生发生重大转折,但其背后是厚积薄发。人一生中机遇非常少,当遇到时绝对不能错过。

  • 我的经历很简单,20岁到34岁,开封空分厂子弟学校教师,不但教过语文、数学、书法、美术,还教过音乐;34岁到现在,河南大学教授。我的人生主要是踩中了两个点,第一,从高中毕业生直接考取研究生;第二,61岁,一路过关斩将登上《百家讲坛》,走进了大众视野。

life4 min read

最近我一直在思考,在大语言模型即将无处不在的时代,有什么工具能够帮每个人最快速获得领域知识(相当于一个快速知识蒸馏的工具),一个人怎么学习才算是掌握并验证了这个知识?又或者从做事的视角来看——一个人要做好一件事、做成一件事,它需要哪些信息?哪些最重要?怎么能把一些事情交给AI来做?

对于这些问题,我们当然可以简单从信息获取、模仿开始;如果我要学习一个未知领域,一个好的办法是遵守该领域的权威:各类大V、各类老师、各类前辈、同行;那我当然可以把这些信息源用来构建我自己的知识库,根据我的需求检索而且按照时间更新;我可以在这些平台获取这类信息源:书本、b站、油管、推特、抖音、arxiv、公众号、研究报告。我可以从这些地方不间断的爬取我想学习领域的内容,然后增量更新构建一个庞大的领域知识库,结合最近大火的RAG(Retrieval-Augmented Generation )技术,我们之后只需要对知识库提问就可以让自己能达到不错的前沿水平。

life11 min read

info

据传说中,织田信长最喜欢的能乐。当然我也很喜欢,出自能乐《敦盛》的谣曲。

常思人世漂流无常,譬如朝露,水中映月 。

刹那繁华瞬间即逝,风流人物,今非昔比。

人生五十年,莫非熙熙攘攘,浮生幻梦。

life2 min read